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我们弯道超车的赛点

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开始,到2022年的28年时间里,中国历经了万维网、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的浪潮。中国社会也经历了网络化、信息化的飞速发展,现在正在步入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。可以说,44年的改革开放中,互联网发展的28年里,为中国的经济腾飞、社会转型提供了最为关键和主要的动力。毫无疑问地说,我们是抓住了网络化、信息化这波红利的国家,并跻身世界网络化、信息化的第二。因此,我们国家也迅速跻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直逼美国。可以预见地说,只要我们抓住当前数字化、智能化这波红利,在未来5~10年的时间里,我们必然成为第一大经济体。这是弯道超车的赛点。

或许你会问,为什么会是数字化、智能化?我们不防回顾一下,20世纪90年代以来,数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,从工具化跃迁到社会化,以不断地加强联系方式,就已经深刻变革了我们的社会,颠覆了生产和商业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。今天,数字科技随着5G技术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,必然不断地在加强联系的基础上,加上数字化、智能化,而进一步加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生活体系的建立,其变革将更加迅猛和深刻。这种迅猛和深刻的变化,必然带来社会的飞速发展。

都面临数字化转型

要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,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实现数字化转型,智能化也不例外。因为智能化必须建立在数字化提供的全时数据基础上,没有数字化提供的全时数据,智能化就会成为无水之源、无本之木。

数字化转型,无论是对企业,还是对个人都是要面对的。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、抓住即将来临的数字化红利。

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思维

但怎么来完成数字化转型,从而抓住这波数字化红利呢?抛开技术层面的探讨,我们做事,首先就要建立一套符合事物发展的认识框架,一套抓住事物本质的底层逻辑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把握住事物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。

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,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底层逻辑来指导我们正在面临的数字化转型呢?或许北京大学教授胡泳在其著作《数字位移 重新思考数字化》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指导。

他在开篇《原子与比特》一文中提出了“原子思维”和“比特思维”,指出数字化时代,思维的底层逻辑是移动比特,而不是原子。原子思维是工业化时代的认知思维。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在面对比特世界的时候,却秉持的是”原子思维“,以原子思维来对待当前的数字化转型,是数字化过程中一个共同病状。

想想汽车刚被发明出来时,人们对它认识仅仅停留在”无马的马车“,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总是通过现有的事物去定义新的事物。这是我们病状存在的根本所在。

在数字化转型中,我们通过反思”无马的马车“来看待数字化。首先是原子世界的认知方式向比特世界的认知方式的转变。只有完成这个底层逻辑的转变,才能帮助我们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
与此同时,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强调比特思维的同时,并不是完全抛弃原子,比特与原子其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存在。这是在数字化生存当中的一个重要能力——悖论管理能力,我们需要在矛盾、对立中,去把握统一。比如,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,如果将比特思维和原子思维统一,将会迎来”个人制造“、”社群制造“、”增材制造“、”分子制造“、以至于”机器自主制造“的时代,从而建立起”物的自主生产体系“。对生命而言,碳基生命体也将不再是唯一的存在形式,走向”碳基+硅基“、”自然智能+人工智能“的结合体生命将会展现。

如此这般巨大的社会变革、以至于人类变革,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和财富,必然是以往任何变革所不及的,抓住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红利,实现弯道超车,首先就是完成我们数字化转型底层思维的建立。从工业时代的原子思维,转变到数字时代的比特思维。这个转变谁完成得越快、越早,谁就抢得先机。